![](/images/TeacherTeam/TeacherTeam_19-1.png)
黃少韋 老師
AIC國際工業產品設計留學先修班講師
授課項目:產品專題設計、UIUX、紅點設計比賽班
瑞典Umea Institute of Design / Advanced product design
現職:知名科技公司使用者經驗設計部經理、東海大學/明志科技大學講師
AIC國際工業產品設計留學先修班講師
授課項目:產品專題設計、UIUX、紅點設計比賽班
瑞典Umea Institute of Design / Advanced product design
現職:知名科技公司使用者經驗設計部經理、東海大學/明志科技大學講師
2002年 東海工業設計系畢,兩年內橫掃台灣所舉辦的設計比賽。
2005年 台灣第一位成功申請到北歐瑞典的于默奧設計學院Umea Institute of Design (全球10大知名設計學院)。
講師經歷:
15年工業設計設計經驗,8年介面設計經驗,6年設計管理經驗,帶領工業設計、機構設計、用戶介面、技術文件等四個部門。曾服務於美商Motorola Mobility (Google),韓國Samsung、荷蘭Philips、奧地利GP designpartners、台灣acer等品牌企業,豐富的國際設計經驗,使之成為炙手可熱的設計師。作品囊括數項國際指標設計大獎,包含素有設計界「奧斯卡獎」的德國Red dot、德國iF、日本G-mark等。 擅長創新開發及設計方法,橫跨實體和虛擬設計領域。東海大學及明志科技大學講師,擅長創新開發及設計思維,指導的歷屆學生作品多件入圍紅點概念設計獎,深獲肯定。
2002年 東海工業設計系畢,兩年內橫掃台灣所舉辦的設計比賽。
2005年 成為台灣第一位成功申請進入到位於北歐瑞典的全球10大知名設計學院Umea Institute of Design。
講師經歷:
15年工業設計設計經驗,8年介面設計經驗,6年設計管理經驗,帶領工業設計、機構設計、用戶介面、技術文件等四個部門。曾服務於美商Motorola Mobility (Google),韓國Samsung、荷蘭Philips、奧地利GP designpartners、台灣acer等品牌企業,豐富的國際設計經驗,使之成為炙手可熱的設計師。作品囊括數項國際指標設計大獎,包含素有設計界「奧斯卡獎」的德國Red dot、德國iF、日本G-mark等。 擅長創新開發及設計方法,橫跨實體和虛擬設計領域。東海大學及明志科技大學講師,擅長創新開發及設計思維,指導的歷屆學生作品多件入圍紅點概念設計獎,深獲肯定。
2005年 台灣第一位成功申請到北歐瑞典的于默奧設計學院Umea Institute of Design (全球10大知名設計學院)。
講師經歷:
15年工業設計設計經驗,8年介面設計經驗,6年設計管理經驗,帶領工業設計、機構設計、用戶介面、技術文件等四個部門。曾服務於美商Motorola Mobility (Google),韓國Samsung、荷蘭Philips、奧地利GP designpartners、台灣acer等品牌企業,豐富的國際設計經驗,使之成為炙手可熱的設計師。作品囊括數項國際指標設計大獎,包含素有設計界「奧斯卡獎」的德國Red dot、德國iF、日本G-mark等。 擅長創新開發及設計方法,橫跨實體和虛擬設計領域。東海大學及明志科技大學講師,擅長創新開發及設計思維,指導的歷屆學生作品多件入圍紅點概念設計獎,深獲肯定。
2002年 東海工業設計系畢,兩年內橫掃台灣所舉辦的設計比賽。
2005年 成為台灣第一位成功申請進入到位於北歐瑞典的全球10大知名設計學院Umea Institute of Design。
講師經歷:
15年工業設計設計經驗,8年介面設計經驗,6年設計管理經驗,帶領工業設計、機構設計、用戶介面、技術文件等四個部門。曾服務於美商Motorola Mobility (Google),韓國Samsung、荷蘭Philips、奧地利GP designpartners、台灣acer等品牌企業,豐富的國際設計經驗,使之成為炙手可熱的設計師。作品囊括數項國際指標設計大獎,包含素有設計界「奧斯卡獎」的德國Red dot、德國iF、日本G-mark等。 擅長創新開發及設計方法,橫跨實體和虛擬設計領域。東海大學及明志科技大學講師,擅長創新開發及設計思維,指導的歷屆學生作品多件入圍紅點概念設計獎,深獲肯定。
2020 CES Innovation Award:
贏得2個獎項,Zyxel Halo Light更拿下CES創新首獎,Zyxel Halo Air則獲得創新獎項。
2019 iF Design Award:
設計作品Zyxel Multy U於全球52國合計6375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iF產品設計獎。
2018 Taiwan Excellence Awards (Silver Award):
設計作品Zyxel Multy X自1500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合勤首座台灣精品銀質獎。
2017 iF Design Talent Award:
指導作品Shelter Welcome於來自45個國家合計5000件的作品中贏得獎項。
2016 Red Dot Concept Award:
指導作品Oscare於來自60個國家合計4698件的作品中贏得獎項。
2015 Red Dot Concept Award:
指導作品Flying Wings和Lock Hang於來自61個國家合計4680件的作品中贏得2個獎項。
2013 Golden Pin Design Award:
設計作品Inhon Xhuriken MA86 自1372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金點設計獎。
2010 Good Design Award Japan:
設計作品Acer Liquid Metal贏得獎項。
2010 Red Dot Concept Award:
設計作品Starrynight與工研院合作開發贏得獎項。
2004台中市共桿化路燈設計競賽
初試啼聲一舉獲得金獎,「穿透式」結構與「規格化」路標從此廣泛應用於台灣路燈。
2020 CES Innovation Award:
贏得2個獎項,Zyxel Halo Light更拿下CES創新首獎,Zyxel Halo Air則獲得創新獎項。
2019 iF Design Award:
設計作品Zyxel Multy U於全球52國合計6375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iF產品設計獎。
2018 Taiwan Excellence Awards (Silver Award):
設計作品Zyxel Multy X自1500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合勤首座台灣精品銀質獎。
2017 iF Design Talent Award:
指導作品Shelter Welcome於來自45個國家合計5000件的作品中贏得獎項。
2016 Red Dot Concept Award:
指導作品Oscare於來自60個國家合計4698件的作品中贏得獎項。
2015 Red Dot Concept Award:
指導作品Flying Wings和Lock Hang於來自61個國家合計4680件的作品中贏得2個獎項。
2013 Golden Pin Design Award:
設計作品Inhon Xhuriken MA86 自1372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金點設計獎。
2010 Good Design Award Japan:
設計作品Acer Liquid Metal贏得獎項。
2010 Red Dot Concept Award:
設計作品Starrynight與工研院合作開發贏得獎項。
2004台中市共桿化路燈設計競賽
初試啼聲一舉獲得金獎,「穿透式」結構與「規格化」路標從此廣泛應用於台灣路燈。
贏得2個獎項,Zyxel Halo Light更拿下CES創新首獎,Zyxel Halo Air則獲得創新獎項。
2019 iF Design Award:
設計作品Zyxel Multy U於全球52國合計6375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iF產品設計獎。
2018 Taiwan Excellence Awards (Silver Award):
設計作品Zyxel Multy X自1500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合勤首座台灣精品銀質獎。
2017 iF Design Talent Award:
指導作品Shelter Welcome於來自45個國家合計5000件的作品中贏得獎項。
2016 Red Dot Concept Award:
指導作品Oscare於來自60個國家合計4698件的作品中贏得獎項。
2015 Red Dot Concept Award:
指導作品Flying Wings和Lock Hang於來自61個國家合計4680件的作品中贏得2個獎項。
2013 Golden Pin Design Award:
設計作品Inhon Xhuriken MA86 自1372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金點設計獎。
2010 Good Design Award Japan:
設計作品Acer Liquid Metal贏得獎項。
2010 Red Dot Concept Award:
設計作品Starrynight與工研院合作開發贏得獎項。
2004台中市共桿化路燈設計競賽
初試啼聲一舉獲得金獎,「穿透式」結構與「規格化」路標從此廣泛應用於台灣路燈。
2020 CES Innovation Award:
贏得2個獎項,Zyxel Halo Light更拿下CES創新首獎,Zyxel Halo Air則獲得創新獎項。
2019 iF Design Award:
設計作品Zyxel Multy U於全球52國合計6375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iF產品設計獎。
2018 Taiwan Excellence Awards (Silver Award):
設計作品Zyxel Multy X自1500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合勤首座台灣精品銀質獎。
2017 iF Design Talent Award:
指導作品Shelter Welcome於來自45個國家合計5000件的作品中贏得獎項。
2016 Red Dot Concept Award:
指導作品Oscare於來自60個國家合計4698件的作品中贏得獎項。
2015 Red Dot Concept Award:
指導作品Flying Wings和Lock Hang於來自61個國家合計4680件的作品中贏得2個獎項。
2013 Golden Pin Design Award:
設計作品Inhon Xhuriken MA86 自1372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贏得金點設計獎。
2010 Good Design Award Japan:
設計作品Acer Liquid Metal贏得獎項。
2010 Red Dot Concept Award:
設計作品Starrynight與工研院合作開發贏得獎項。
2004台中市共桿化路燈設計競賽
初試啼聲一舉獲得金獎,「穿透式」結構與「規格化」路標從此廣泛應用於台灣路燈。
覺得產品設計最有趣及喜歡的地方在於?
產品設計方法不是只有使用在產品設計,因為它其實包含在業界裡面非常多的職務裡面都需要創新,那如果你具備方法,其實我們就比較能夠有系統地去做分析,溝通,然後甚至把創意找出來!
非相關設計背景學習產品設計的優勢在於哪?
參加設計比賽的得獎關鍵在於?
差異性!非相關產品設計的學生其實具備其他專業,不像一般大學設計科系的學生出來只具備設計能力,像易禧有些學生,有機械背景,所以他做出來的東西可能就會在機構上創新,或比如有些人有行銷背景,那他做出來的東西可能就比較注重行銷,這些其實都是他們的特色!也是參加國際設計比賽須具備的差異性!
學產品設計,未來的就業方向?
其實我們學會設計方法,或許也不見得要往設計方面去發展!你也許可以在其他領域去做創新的事情,包含像易禧之前有一些學生是做機構背景,那我給他的建議是,「你也許不見得要往設計領域擔任一個設計師,但可以在機構領域裡面去翻新創意」,那這個其實也是我們希望學生可以發展的一個方向。
黃少韋老師呼籲:
「不要學了產品設計就摒棄自身專業,學習將兩者結合才能在職場上站穩腳步!」
喜歡這篇文章嗎? 請按左邊的"Like"支持我們喔!
喜歡這篇文章嗎?
請按左上方的"Like"支持我們喔!
請按左上方的"Like"支持我們喔!
更多易禧講師分享
更多易禧講師分享
周育潤 國際工業產品設計留學先修班 講師
史明輝 數位媒體設計留學先修班 講師
莊志適 數位媒體設計留學先修班 講師
鄭宏仁 Alias 3D造型設計班 講師
關一心 汽車設計班 講師
顏文彥 室內空間設計班 講師
陳俊霖 數位媒體設計留學先修班 講師
更多易禧講師分享